你享受过自由的代价吗?我曾经短暂享受过。但我现在想说,无节制的自由只能是“毒药”,我如今走在了解毒的路上。年少的时候,我只觉得自由代表着放肆,代表着青春与活力,却没有意识到自由也代表着责任。
——题记
01 ”自由”的代价
高二那年,看着身边同学偷偷摸牌的样子,我还义正言辞地劝他们:“赌博这东西千万碰不得,会毁了自己的。”可谁能料到,一年后我就亲手“毁”了自己。
高三,作为艺术生的我到长沙集训,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离开家。挣脱了父母的管束,那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让我忍不住放纵。晚上总忍不住约着同学出去晃荡,买零食、看电影、唱K,消费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蹿。没过多久,钱包就见了底,可玩心正盛的我哪甘心就此收敛,心里盘算着:“要是能赚点外快,既能满足开销,又能玩得尽兴,多好啊。”
我把这个想法跟宿舍室友一提,没过两天,他就神秘兮兮地凑过来说:“我找到个能赚钱的路子,叫‘XX’,要不咱试试?” 当时的我对网络赌博一无所知,只想着赚钱,便稀里糊涂地答应了。
我俩各投了100,现在还记得第一次下注时心跳加速的感觉,手指在屏幕上点下去的那一刻,既紧张又期待。
可运气没站在我这边,100块赢了输,输了赢,没一会儿就输光了。一股不甘涌上心头,“凭什么我就输了?再试试,肯定能赢回来。”就这样,我开始研究所谓的走势,今天赢几十,明天输几十,就这么小打小闹了一个多礼拜。有一次赢了几十块,我还暗自得意,想着见好就收,便停了手。
现在回想起来,那时的收手不过是自欺欺人,赌瘾的种子已经悄悄埋下。
02 越陷越深
那天我在操场闲逛,心血来潮想着要不赌一把,谁曾想运气爆棚,几分钟不到从100打到了800。看到数字的那一刻,我开心坏了。本想见好就收,却没能抵抗得住眼前“馅饼”的诱惑。于是,我“再接再厉”,又把800投了进去,几局下来别说赢钱了,还搭进去一千多。
账户空空如也的那一刻,我脑子一片空白,紧接着就是更强烈的不甘心。“不行,一定要赢回来。”我开始四处借钱,先是向关系好的朋友开口,后来同学也借了个遍,每次借的金额都不大,最多几百块。可我已经像着了魔一样,每天都离不开那个赌博平台,投注的金额也随着借到的钱多少而变化,借得多就多投点,借得少就少投点,完全失去了理智。
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,我在考驾照。有一天练完车回家,心里又痒痒了,可手里没钱,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母亲的银行卡上。鬼使神差地,我第一次转了5000,心里还安慰自己:“就玩这一次,赢了就还回去。”可现实再次给了我沉重一击,一小时不到,5000就没了。我当时就像被冲昏了头脑,眼睛都红了,一门心思就想着翻本。
我又陆续从母亲卡里转了1万、2万,可还是输。到了半夜,看着账户里的负数,我彻底失去了理智,把卡里剩下的钱全都转了进去,结果可想而知,又输光了。那一晚,我整整输了12万。躺在床上,我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,脑子里一片混乱,既害怕又绝望,可当时的我还没意识到,这只是噩梦的开始。
03 东窗事发
纸终究还是包不住火。母亲发现银行卡里的钱不见了,急得团团转,父亲赶紧去银行查询明细,看着流水记录,他气得浑身发抖,差点就报了警。那天半夜,父亲把我从床上拽起来,他的脸上是我从没见过的表情。在他的逼问下,我再也瞒不住了,低着头承认了自己赌博的事。
父亲听后,一巴掌扇在我脸上,那是他第一次打我,我没敢躲,也没敢哭,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,心里却比脸上更疼。母亲在一旁偷偷抹眼泪,嘴里不停地念叨:“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啊,那是家里准备给你上大学的钱啊。”
为了让我戒赌,父母想尽了办法。他们听说有类似戒网瘾的特训学校,能让人改掉坏习惯,便狠下心把我送了过去。第一次我在里面待了一个多礼拜,就哭着喊着让父母接我出来,保证再也不赌了,他们心软就接我回家了。
可没过多久,我又忍不住复赌了。第二次被送进去,我待了四个月,出来后安分了没多久,又故态复萌。第三次则待了三个月,每次从特训学校出来,我都信誓旦旦地保证,可赌瘾一上来,什么保证都抛到了脑后。
家人一次次帮我偿还赌债,父亲因为我一次次被送进特训学校,气得晕倒在马路上。当我从母亲口中听到这件事时,心里刀割一样疼,愧疚感压得我喘不过气。可即便如此,我还是没能彻底戒掉赌博。
复读的时候,我又和一群所谓的“狐朋狗友”混到了一起,晚上偷偷溜出学校去赌博。后来,被学校发现后给我记了处分。家人在我手机上看到赌博记录时,彻底失望了,让我退了学,再一次把我送进了特训学校。
04 幡然醒悟
那段时间,我的生活一团糟。去培训机构学了一个多月技术,觉得学不进去就放弃了;在工厂待了两个月,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,心里又开始不安分;后来参加成人高考上了大专,可大专期间也没静下心来学习,还有过休学的经历。那些年,我欠的赌债一般不超过一万块,每次都是家人默默帮我还上,他们越是这样,我心里就越惭愧,可就是摆脱不了赌博的诱惑。
后来,母亲还是不忍心就此放弃我,在抖音上看到了上海戒成戒赌中心,跟我商量着一起去看看。
起初我特别抗拒,觉得那地方根本没用,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都要废了,可心里又有一丝不甘,“难道我这辈子真的就要这样了吗?”
现在,我在戒赌中心待了一段时间,状态好了很多。这里有规律的作息,有专业的心理疏导,还有一群和我有类似经历的人一起交流。
中心心理老师通过沟通也对我的家庭情况有了具体了解。在我的成长过程中,家人的陪伴与交流互动是缺失的,而我也没有在生活中培养出正确的金钱观念。于是,一旦我获得金钱的自由支配权,便随心所欲。
听到老师的话,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,父母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。不过,我们也知道戒赌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彻底成功。不过,我们一家人做下了关于未来的规划。
如今,我在中心做志愿者,因为我知道,过去的错误让家人操碎了心。未来的路还很长,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彻底戒断赌瘾,但我会拼尽全力去尝试,用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过去的过错,不再让父母为我担心,不再让他们失望。我相信,只要我坚持下去,一定能走出这片阴霾,迎来属于自己的新生。
写在最后
常言道: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本故事的主人公年纪尚小,却对自己有着很深刻的认知。他曾把赌博的冲动错认成青春期的叛逆,把无节制的自由当作对抗管束的武器。他这条被赌瘾裹挟的路,每一步都踩着家人的隐忍与自己的沉沦。 后来,他才知道真正的自由,从不是放纵的借口,而是对责任的担当。
或许,成长就是这样一场漫长的“解毒”。那些走错的路、犯过的错,终会在某个瞬间化作刺破迷雾的光。而我们唯一能做的,是相信那个愿意回头的自己,和那份重新开始的勇气。
电话:4000-444-035 邮箱:57379191@qq.com 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寅西路358号新生丽兰广场B栋9层
版权所有 上海戒成健康咨询有限公司